体育大赛齐聚解析深圳2025体育大年1xBET下载的城市密码

  新闻资讯     |      2025-04-08 00:09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正以系统化布局构建起政策-产业-载体三位一体的赛事生态体系,向着国际体育名城稳步迈进

  2025年,注定是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之年。2025年11月9日至21日,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简称十五运),将在包括大湾区11城在内的15座城市举行。届时,所有关注体育的目光,都将聚焦于大湾区。

  在其他办赛城市都在热火朝天地为十五运做准备之时,作为办赛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十五运闭幕式举办地的深圳,却从2025年初开始,就提前进入大赛模式。

  仅在2月份,深圳便密集承接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U20亚洲杯和男篮亚洲杯预选赛三项洲际大赛。截至发稿,2025年深圳已确认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已达近百项。

  密集的赛事落地,不仅体现了深圳承办国际赛事的综合能力,更展现出深圳作为新兴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崛起态势。深圳近些年来十分重视体育赛事对于城市经济、形象等多方面建设的推动作用,过去十年里,几乎每年都会有大型国际赛事落地深圳。在这个过程中,深圳的办赛经验更加丰富、办赛设施更加完善、体育氛围更加浓厚、体育政策进一步宽松,这也为深圳2025体育大年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企业的深度参与到政策创新和支持,从智能化场馆的硬实力到城市服务的软实力,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正以系统化布局构建起政策-产业-载体三位一体的赛事生态体系,向着国际体育名城稳步迈进,继续书写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深圳市政府将体育赛事视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体育赛事名城”以来,政府通过政策支持体系、审批流程优化以及整合企业优势等方面的政策创新和制度优化,为深圳体育产业发展打入一针强心剂。

  2024年,深圳出台《深圳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重点支持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一类扶持项目,鼓励发展赛艇、三人篮球、户外越野等二类扶持项目。

  此外,对于国家级和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及单位、国家队主场赛事、高水平商业赛事、自主品牌赛事、职业体育俱乐部争先创优、培育职业联赛主场赛事、体育旅游精品工程等方面,深圳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在赛事申报审批方面,2022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体育赛事市场化办赛申报指南和审核指引(试行)》,通过明确界定“市场化办赛方式”、确定赛事三层分类标准以明确相应的流程和分工、明确区分“赛事申办”和“赛事报批”以及改革完善受理审核机制等措施,让赛事在举办规则更加明晰、规范的同时,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也得到提高。

  深圳深谙体育对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深圳还针对体育产业其他许多不同主体、领域和项目,提供了一系列高灵活度、高奖励、深入细致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了源于政策和制度上的底气,茁壮成长的体育产业未来将成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除了利好的体育政策之外,深圳还有着许多独到的资源优势,例如场馆资源和科技助力,这些资源通过深圳市政府领导各界共同整合,为深圳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助力。

  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和体育赛事的重要载体,在向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目标迈进的征程中,深圳的体育场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深圳乒乓球亚洲杯办赛场地深圳大运中心为例,1xBET平台大运中心由华润文体运营,是广东乃至国内少有的具有极成熟商业体的场馆。紧邻大运中心的商业体大运天地,与主场馆和亚洲杯公园一起,形成了赛前体验-赛中观赛-赛后消费的完美闭环。

  大运天地本身就是一个成熟完善的商业体,含近200家品牌商家进驻,首店及定制概念店占比超60%,月均客流量约为300万,这就为紧邻的亚洲杯公园,吸纳大运天地自有客流提供极大便利。

  按日均人流量10万来算,即使只有10%的大运天地消费者参观亚洲杯公园,也是一波1万的客流。这对营造赛事热烈氛围乃至加强赞助商回馈来说,带来巨大的支持作用。除客流引导之外,大运天地还起到重要的商业承接作用。大运天地不仅能为球迷提供休息和等待观赛的场地,多品类的商铺也能满足球迷包括饮食在内的大部分需求。

  以大运中心和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大型专业场馆为主体,深圳现已建成覆盖全域、功能互补的大型体育场馆群。据官方统计,深圳全市目前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数量近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近4000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数量为38个。通过系统化布局与持续创新,深圳不仅将数量丰富的体育场馆打造成承办国际赛事的重要载体,更将其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络,形成“赛时服务顶级赛事、平时惠及市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科技资源方面,有着“科技之城”美誉的深圳,更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深圳乒乓球亚洲杯之前,大运中心就已对三大场馆进行全面迭代。体育馆内多块大面积、高分辨率的屏幕以及顶级的声响和光电效果,为球迷提供顶级的观赛体验。

  此外,走在科技发展前沿的AI仿生机器人也深度参与到了深圳乒乓球亚洲杯。在开幕式上,机器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表演,在颁奖仪式等环节,机器人也为赛事运营工作贡献了力量。

  场地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为深圳的体育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土壤。懂得利用资源的深圳,也必将在未来吸引更多体育资源,助力整座城市向更高质量的体育产业未来跃迁。

  深圳密集的赛事落地和独特的产业竞争力,源于其从赛事策划运营、场馆运营、装备研发到体育培训、全民健身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各领域大量的优秀体育企业齐聚深圳,齐头并进,推动了深圳体育事业和产业的迅速发展。

  以深圳乒乓球亚洲杯为例,作为洲际大型赛事,在庞大的规模之下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这就需要有丰富经验沉淀的专业公司来负责赛事的整体运营。深圳乒乓球亚洲杯,正是由双鱼文体和华润文体两个来自深圳本地的代表性体育企业、行业标杆联合运营。

  深圳乒乓球亚洲杯的成功绝非两家企业的简单叠加,而是双鱼文体与华润文体两大行业标杆的基因融合。广州轻工集团双鱼公司深耕乒乓领域70载,从专业器材研发到赛事标准制定,积淀出完整的乒乓产业链条。华润文体则秉持着“用热爱点亮城市文体地标”的精神,在场馆运营、赛事运营、演艺运营、会议会展运营、无形资产运营五大板块协同发展,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文体产业版图。

  两大专业公司在深圳乒乓球亚洲杯上实现了资源互嵌:既深度激活双鱼文体在乒乓专业领域的深厚底蕴,又充分发挥了华润文体在高能级场馆“文体商展演”专业规模化运营与多元赛事运营保障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显著优势。

  两个企业合力协作,组建联合工作组,实现全流程协同,将各自优势完美结合,不仅为参赛运动员们搭建起顶级的专业竞技舞台、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精彩的乒球盛宴,更为体育产业提供了一次国企和央企协同合作的高质量示范。

  属于深圳的2025体育大年,绝非偶然的赛事聚集,而是深圳市政府、体育企业等各方同心协力之后的必然收获。政府的前瞻布局破解了制度瓶颈,企业的创新协同释放了产业活力,场馆的持续升级夯实了硬件根基,这三重优势的叠加效应,正推动深圳从“赛事承办地”向“体育资源配置枢纽”进化。当体育与科技创新、民生福祉深度融合,这座年轻的城市不仅展现了顶级的办赛能力,更探索出一条以体育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体育盛宴不断的2025,既是深圳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示,也是深圳迈向国际体育名城的重要里程碑。十五运即将到来,相信届时在深圳市政府以及华润文体、双鱼文体等深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辅以深圳在体育产业经验、资源上的丰富积累,一定能为十五运的圆满举办贡献更多深圳力量。